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但是,过去一二十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房价水平的不断上涨,住房问题已经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之一。对于很多普通人,尤其是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来说,完全靠自己三、五年的收入来买套房子几乎是天方夜谭,所以只能靠父母、靠房贷来完成。当然,有些家庭虽然拥有房产,但由于房龄较高,居住体验感已经大大下滑,但想要置换却面临较高的成本,所以往往也是有心无力。
对于住房领域的问题,国家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过去5年,国家加大了楼市调控力度,不仅将房住不炒确定为了长期定位,而且还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作为楼市调控的长期目标。如今再看,房地产已经告别了只涨不跌,进入到了平稳调整的新阶段,对于购房者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房价虽然已经告别了大涨,但目前依然属于高位盘整,对于很多中低收入的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和压力。那么,除了控制过高的房价水平外,未来的住房问题将如何进一步解决呢?国家一锤定音,未来5年的住房格局基本明朗了!
日前,发改委、住建部、民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作为一份公共服务发展的基础性、指导性文件,规划内容涉及到未来5年老百姓关心的方方面面,比如住房、教育、育幼、养老、医疗等,而且这份规划还明确表示到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其中,在涉及房地产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这份规划也为未来5年的住房发展格局定下了明确的基调。
根据住房相关规划内容,总体来看,共分为两部分:一方面要加快补齐住房领域的短板,比如公租房保障、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住房条件,比如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老旧小区改造等。伴随国家一锤定音,未来5年的住房格局基本明朗了!不仅如此,住房“新规”下,3类人有福气了,将会直接从中受益。
1、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居民。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要基本完成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大约涉及21.9万个老旧小区。根据目前正在进行的旧改内容来看,不仅会涉及水、电、气、路、网等基本改造,而且还涉及加装电梯、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物业等更高层次的更新和改造,所以旧改得到来,无疑会大大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满足住房改善的需求。
当然,旧改到来并不意味着棚改的全面退出,只是这一次有了更加明确的侧重点。根据规划内容,要严格把握好改造范围,科学确定年度改造计划,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重点是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从中不难看出,棚改没有完全退出,但大拆大建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未来5年的棚改会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其中,那些居住在老城内棚户区的居民,或者从技术上来说,已经无法进行旧改的老旧小区居民都有望从中受益。
2、农村、城镇低收入群体。根据规划内容,其中明确提及了两个“应保尽保”:一是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应保尽保;二是对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租房应保尽保。根据以上两个“应保尽保”,不难看出,一个是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问题,一个是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体“买不起房”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一直都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未来5年有望获得重点解决。
住建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潘伟在对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问题进行解读时明确表示,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纳入保障范围,而且还重点提及了两类住房形式,一个是农村危房改造,另一个是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的农房抗震改造。除此之外,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体,规划明确提及要加强公租房的保障力度。总而言之,未来5年,住房新规下,低收入群体关心的住房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解决,住有所居也将进一步实现,显然是有福气了。
3、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群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每年有多万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而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住房,但面临高房价,想要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不容易。中国青年报曾发表评论称:高房价让年轻人不敢买房,不敢恋爱、不敢结婚、不敢生育。央行在《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一篇报告中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不要让高房价吓走年轻人。显然,高房价对新市民、青年人带来的困扰已经引起国家注意,而国家也已经开始出台帮助措施了。
根据规划内容,未来5年,针对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发展两类住房:一是保障性租赁住房。二是共有产权住房。其中,新规还透露了一组数据:40个重点城市计划新增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26%,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甚至占据45%左右,总体可帮万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问题。当然了,租房并非长久之计,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租房,所以共有产权住房的推进则恰恰满足了这些暂时买不起房子而又不愿意租房的群体,短期内可以通过更少的首付和贷款来实现拥有自己房子的梦想。
最后总结一下:伴随国家一锤定音,未来5年住房格局已经基本明朗。通过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稳步发展共有产权房,推进旧改和棚改,解决危房改造等措施来看,国家为不同的群体量身打造了不同的住房解决措施,这样既可以减轻购房的压力和负担,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总体来看,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居民,农村、城镇低收入群体,持续涌入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等3类群体都是直接的受益对象,无疑有福气了。从长期来看,随着住房新规的落地与完善,人人住有所居也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