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教育扶贫十项措施
一、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资助对象:学前三年在园幼儿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含贫困幼儿)。资助标准:每生每天3元,每学年度按天计算,全年元。发放形式:由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评审认定的贫困幼儿名单按时足额通过专户拨付到各学区、幼儿园,各学区、幼儿园按补助标准编制伙食发放册,经幼儿家长签字确认,直补到人,用以抵扣伙食费,幼儿伙食实行零利润,加工及服务成本由幼儿园承担。发放时间:每学年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分两次发放。二、义务教育阶段生活补助资助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含贫困学生)。补助标准:按照全年天计算,小学每生每天4元,全年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全年1元。发放形式:按标准以发放饭票的形式,经学生本人、家长签字确认后发放,直补到人。发放时间:每学年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分两次发放。三、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贫困学生)。补助标准:按贫困程度分为两档,特困生每生每年0元,贫困生每生每年元。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按特困标准补助。发放形式:按标准为受助学生办理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卡,统一通过资助卡发放国家助学金。发放时间:每学年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分两次发放。四、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一)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贫困学生)。资助标准:一是在县职教中心就学的一年级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助标准为“3+2”,即给予每生一次性元贫困补助和元国家助学金;在县外中、高职学校就学的一年级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给予一次性元补助。二是在县职教中心就学的二年级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给予元国家助学金。发放形式:按标准为受助学生办理中职学生资助卡,统一通过资助卡发放国家助学金。发放时间:国家助学金每学年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分两次发放;一次性贫困补助在新生入学后发放。(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补贴对象:彬县职教中心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贫困学生)。补贴标准:每生每月30元,每学年按10个月计算,全年元。发放形式:以现金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发放时间:每学年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分两次发放。五、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补助资助对象: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全体残疾学生。补助标准:按照全年天计算,每生每天5元,全年1元。发放形式:按标准以发放饭票的形式,经学生本人、家长签字确认后发放,直补到人。发放时间:每学年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分两次发放。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并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贫困学生)。贷款用途: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贷款上限:每学年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贷款利率:按照银行波动利率执行。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利息由贷款人自付,并按贷款合同约定偿还本金。
办理时间:在校贫困大学生办理时间为每年7月份,当年录取的贫困新生办理时间为当年8月份。
贷款程序:贷款学生在线申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查审核──签订贷款合同──学生凭贷款受理证明到高校报到。七、“泛海助学行动”资助资助对象:陕西省当年参加高考成绩排名前0名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具体资助对象名单由省教育厅与省扶贫办数据比对后确定。资助标准:每生一次性资助元。发放形式:由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统一制作“泛海爱心联名卡”,以EMS特快专递邮寄的方式将资助卡寄送至受助学生预留联系地址。发放时间:每年8月下旬。八、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县财政每年列支60万元,实施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帮扶安排:对全县义务段学校留守儿童,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守儿童,采取1名教师帮扶1-2名留守儿童的办法,选派责任心强的教师,按照“四个一”(每天检查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进行一次谈心交流,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要求,采用生活关怀、心理疏导、学习指导等形式进行结对帮扶,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扎实的知识能力。
帮扶考核:由县教育局依据《彬县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教师考核奖励办法》,对义务阶段学校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给帮扶教师按照一类元、二类元、三类元的标准予以奖补。九、控辍保学工作目标任务:依法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全面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通过教育扶贫、精准脱贫,到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一册两表四书制、月报季评制、“七长”(县长、县教育局长、镇长和主任、村长、校长、家长、师长)责任制、台账销号制、辍学报告制、责任督学制、专项督导制、群众监督制、信息公开制等九项保障制度。建立台账:按照“一卡一户、一生一策、一教一帮”的工作思路,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一个都不能少,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学生无辍学。十、贫困群众培训培训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培训意愿的群众。培训目标:通过“扶志、扶智、扶技、扶业”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掌握脱贫技能,发展致富产业。培训项目:扶志培训、扶贫政策宣讲、理发、烹饪、家政服务、护理、家电应用、养殖、干杂果栽培、果树管理、手工制作、创业技能、电子商务、金融知识。培训方式:采取“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多措并举,学练结合”的模式,县教育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扶贫农发办、城乡一体办、人社局、农牧局、林业局、科技局、司法局、中小企业局、果业中心等单位参与,组织贫困群众集中在县脱贫群众培训学校进行培训。培训补助:县财政列支一定资金,为参与培训的贫困群众供餐、提供教材和学具,并给予每人每天适当的误工补助,其往返车费由所在镇(街道办、管委会)承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